工作笔记之:关于有效沟通 -尊龙体育官网三隆生活 工作中需要做到有效沟通 前言:《工作笔记》系列文章是作者在日常部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工作记录,包括学习笔记、培训内容、生活感悟等。选择分享在公司微信公众号,纯属抛砖引玉,希望同事们可以多多交流,以促进大家共同成长进步。 最近了解到销售部和分厂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:销售部成员下单到分厂时,拿了一个样箱给分厂,要求分厂按样箱生产。但是他们在检测样箱材质的过程中,往样箱上打了一个取样孔,结果分厂在生产大货时,把取样孔也做出来了,导致整批4000个箱子全部报废。 无独有偶,销售部在另外一个分厂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,好在厂长及时发现了问题,才没有造成损失。 类似的,今年10月份,我请一个居住在德国的同学帮我买了一条表带。她托人帮我带回国后通过顺丰快递寄给我,但在约定的日子我并没有收到表带。通过查询顺丰单号,顺丰反馈是收件人的手机号码写错了,导致无法派件。经过同学确认,她检查后说没有给错号码。两边再一次核对,才发现寄件人写的电话号码是按照德语的写法写的(快递单上手机号码里的“1”是按照德语里阿拉伯数字“1”的写法),在我们不懂德语的中国人看上去就是个“7”,从而造成一场乌龙。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发生?归根结底是沟通出了问题。最近我在读吴军老师的《态度》一书,里面恰巧有一章《达到沟通目的才算有效沟通》,是专门讨论怎样进行有效沟通的。 吴老师在书中提到,为什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非常可靠?因为计算机的通信永远要得到对方的一个确认信息,才算完成。而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通常不是这样的,说话的人把话说完了,就以为完成了通信,并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接收了我们传递的信息,或者理解了那些信息的含义。 在本文开始提到的两个例子中,导致问题出现的都是同一个原因,即销售部成员想当然地认为分厂会知道那个圆孔是取样孔,做大货是不应该出现的。但是分厂又想当然地认为:你既然让我按样生产,那形状肯定也是严格按样来做。如果要分责任,这种问题的主要责任肯定是在销售部成员身上,而且全部责任都应该由他们承担。因为他们在问题的源头上出了错,他们在和分厂沟通的时候就没有做到有效沟通...... 我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因为不在一起办公,各个分部的成员经常会通过微信或者qq向我询问一些问题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,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。但很多时候的情况是:对于他们的问题,我经常需要反问好几个其他的问题,才能清楚地理解他们所问的问题。这无疑增加了沟通成本,而且容易产生误会。 沟通需要以对方了解我们的意思为基础,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,需要在和对方有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来进行讨论。我们不能假设对方已经知道所有我们知道的东西,不能假设对方已经和我们处于同一认知的基础上了,要不然这样的沟通肯定要出问题的。 我国的顾维钧先生是一个很优秀的外交家,他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向西方国家的代表讲述山东省对中国的重要性时,用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:顾先生说:“孔子对于中国人来说,相当于耶稣对西方人一样重要。西方人一直把耶稣的出生地耶路撒冷作为圣地,并且上千年了一直要夺回那个地方。山东是孔子的出生地,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耶路撒冷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”。短短的几句话,他就把意思说明白了。对方能听懂,不是因为对山东和孔子有多么熟悉,而是因为熟知耶稣和耶路撒冷。 说话要看对象。同样的道理,对不同的人,要用不同的说法。每次别人请吴老师去做报告时,他总是要问问听众是谁,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知识背景,以便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的说法,这样作出的报告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听众听懂。 沟通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前提是要做到有效沟通。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?我们不妨从吴老师书中提到的以下几点出发: 有效的沟通要以对方的确认为准。不要以为话说出去了,别人就一定接收并理解了你传递的信息。 要以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。切忌卖弄自己的知识,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了。 沟通要简洁,切中要害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要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。 善辩不等于好的沟通。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,而非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。 愿我们所有的沟通都变得越来越有效。 (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《态度》,作者吴军) |